根据患者的患病部位和患者的体质情况,在不能或不宜做全身浸浴时,可采用不同的局部浸浴。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:
半身浸浴
浴者坐在浴池或浴盆里,仅下半身浸入水中。水温38~40℃,每次15~20分钟。半身浸浴时矿泉水主要作用于下半身,全身性反应较小,此时机体上下不同的刺激有调整植物神经的作用。也有人认为半身浴是全身浸浴的过渡,待浴者习惯于浴疗后,可试行全身浸浴。
坐浴
坐浴是常用的一种水浴疗法。坐浴时人体的浸浴范围比半身浸浴时更小,仅下腰部、臀部、大腿根部、会阴部浸于矿泉水中,其除有清洁会阴作用外,还能改善盆腔及会阴部的血液循环,对直肠、肛门、膀胱生殖器炎症和痔疮等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。中温浴还有镇静改善睡眠作用。高温浴还有缓解痉挛消除疼痛,促进盆腔炎症吸收消散的作用。坐浴时间一般为每次10~15分钟。
手臂浴
把手及前臂浸在矿泉水内,水温41~43℃,每次10~15分钟。此方法能反射性调节循环呼吸功能,对缓解慢性支气管炎、心绞痛、支气管哮喘有一定帮助。
足浴
双足浸于矿泉水中,水温41~43℃,每次10~15分钟。足浴有促进血液循环和清热泻火作用,同时又能调节植物神经功能。适宜于早期高血压、头痛、目赤等症,睡前足浴还有良好的镇静作用。
淋浴
淋浴干净卫生,而且省水节约矿泉资源,又便于操作。由于淋浴过程中矿泉里含有的气体大量逸散,矿泉水与皮肤接触时间短暂,又无浸浴时的浮力、压力作用,其医疗保健作用不如浸浴明显。但对于一些传染性疾病、妇女经期等不宜浸浴者,亦可应用。